当前位置: 首页 > 医疗版 > 疾病专题 > 消化内科 > 肠道疾病 > 肠炎 > 缺血性结肠炎
编号:12810187
缺血性结肠炎14例临床特点分析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4年7月1日 家庭心理医生 2014年第7期
     【中图分类号】R574.62【文献标识码】A【文章编号】1672-8602(2014)07-0342-01

    缺血性结肠炎(ischemic colitis , IC )是由于某一段结肠的血液供应不足或回流受阻引起的病变,是下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之一。缺血性结肠炎在我国并不少见,但由于多数患者临床症状较轻,病程较短,有部分自限性而未及时就诊,故其真实发病率尚不清楚。本病多见于50岁以上中老年人,早期不易鉴别,常误诊。笔者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1月-2013年10月确诊的14例缺血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特点。

    1.一般资料

    我院2011年11月-2013年10月,经临床、结肠镜、病理组织学确诊的缺血性结肠炎14例,男5例,女9例;年龄25~80岁,平均63岁。所有病人均住院治疗,给予禁食、补液、营养支持治疗,主要治疗药物为血管扩张剂(脉通、银杏叶或丹参)和抗生素。病人腹痛缓解时间为1--5 d(平均3.9 d),大便恢复正常时间为3一7 d(平均5. 2 d ),无坏疽型发生。

    2.诊断

    2.1症状: IC的主要症状为腹痛、腹泻和便血,但腹痛程度轻重不一,且腹部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 ......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,全文长 4619 字符